离退休工作处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首页 机构设置 政策法规 党建工作 关工委 霜叶园地 北语社区 文化生活 银龄风采 服务之窗
 
支部生活
机构设置
支部生活
总支动态
学习园地
上级文件
党员风采
 
首页 >> 党建工作 >> 支部生活 >> 正文
支部生活  
各支部“同心战疫”网上主题党日活动交流(第20党支部)
发布日期:2020-09-11 浏览次数: 字号:[ ]

支部书记寄语

几个月以来,我们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新冠病毒的袭击。一个小小的病毒,扰乱了整个世界,对人民身体健康和社会经济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今天,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正在进行着一场史无前例的全民抗疫大战。白医战士,披甲逆行,舍家为国,英勇奋战,各省市、各行业鼎力支持,合力相助,上下一致,齐心协力,取得了目前的阶段性胜利。这样的气势,这样的举动,只有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才能做到。我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而自豪。

我们能够做些什么,才能为党旗增辉添色?许多同志常常询问何时捐款?接到离退休工作处党委通知后,我们立即行动,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最新的方式以尽微薄之力。我们向组织报告:捐款已汇出,敬请查收。捐款不多,红心似火,听党召唤,赴汤蹈火!向英勇的防控一线战士致敬!学习!

每天清晨的早间新闻播报,使我们了解到世界大事,每天晚间的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日报必到,使我们了解每日疫情。校门口有老共产党员的身影,他们不仅尽职尽责,而且为防疫人员送去口罩等卫生用品。他们尽管满头白发,共产党员的忠心是火红的。他们尽管体薄力单,共产党员的赤胆是滚烫的,他们不顾自身的安危,以无比的仁爱之心,护卫着我们的安全。我们向他们学习,向他们致敬!他们的精神,他们的事迹,值得点赞!

今天,防疫抗疫进入一个新阶段,形势好转。但不能有丝毫放松。今天有序恢复生产生活,抓紧落实扶贫脱贫政策,争取早日实现“中国梦”。

我们一定能战胜这场来势汹汹的新冠病毒,取得抗疫战争的最终胜利!


——第二十党支部书记:董玉国


诗词

举国抗疫感怀

王贵安

星移斗转古来稀,履行人生暮世奇,众老修心风骨在,儿孙励志自扬蹄。军民阻疫惊天地,众信科学步调齐,市场充盈人世暖,高歌赞党敬国旗。

门前浅草落白霜,院外林梢露日阳,伫望成双莺燕戏,思怀伴伍少时光。如今世界谈疫恐,看我中华斗志昂,上下同舟何所惧,军民抗疫看东方。


感想


▲向上滑动阅览

——董玉国


大爱无疆

众多白衣战士离鄂返城的视频我看了三遍,哭了三回。男儿有泪不轻弹!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头子,竟然泪水止不住!因为大爱无疆!

说说在抗战疫情中,我的一件平凡事。五月十二日,正值护士节的日子,我去北医三院看病。下了375,换上331,一位小伙子立刻起身让我坐下,我连声道谢,他只是一声“没关系!”“呀,我上车刷卡了吗?”售票员微笑着说“刷了,我看到了。您坐好!”最后一句“您慢走!”,一股温情把我送到了医院内分泌诊区。

一位白衣战士,微笑着说:老先生,您要先到那边打出“患者流行病学调查表”。我没听懂。“老先生,您听我慢慢说,那台机器左下角红色的方框,一按,一分钟就打印出来了。”我试着走过去,一位二十多岁的姑娘正忙着,我站在一米线以外等候。“您能……”她似乎没听见,移到右边的机器帮助一位外地的陌生人。“老先生,您的就医卡。”不到一分钟,调查表又打好了。我急忙到护士站预约。转眼一看,那位姑娘还在我身后隔着两三个人站着向我微笑呢。我思潮翻滚。一个半小时后:“董玉国到第七诊室。”我赶到诊室前,门开着,医生说:“请坐。”我急忙告诉医生我的病情:“十多年前患糖尿病,今天让您看看我的脚是不是糖尿病足?”医生询问病情后认真地检查说:“您的脚不是糖尿病足,放心。我给您签字,您马上退号,去伤口治疗中心挂号,清洗伤口。随后在志愿者、保安的指引下,我赶到伤口治疗中心。靠别人的帮助,又是刷卡,又是人脸识别,大概十分钟,我就趴在手术床上,护士清理伤口,医生开药,然后告诉我去一层交费,去门诊大厅取药。在那儿,父子俩帮助我刷卡,让十岁的孩子练习取药,他的爸爸又帮助我换条形码。那位父亲说:“我让孩子练习取药,又能帮助您。”我听后真是感激不尽。

在回校的路上,一位老妇人自己站了一站地,让我坐在司机的旁边。我面对着夕阳的余辉,心里暖洋洋的。看着司机面戴口罩,挥汗如雨。而在校门旁,那些老共产党员志愿者依旧为人们测着体温,护卫着我们的安全!这就是我们的中国!这就是我们的北京!真是大爱无疆!


——董玉国

2020.05.13




▲向上滑动阅览

——石定果、郭志良 郭玉萍


三个月来,我们经历了史无前例的新冠病毒疫情,其势汹汹,对人民健康和社会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在党中央领导下,举国上下,众志成城,同心抗疫,终于扭转了被动局面。在继续防控不松懈的前提下,有序地逐步恢复生产和生活,建立新常态,曾一度是高风险疫区的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我和各位同志一样,感慨良多。十七年前,我们见证了抗击非典的历史,这次又见证了抗击新冠病毒的过程,深切体会到党中央的决策之果断、国家动员能力之强大、基层组织管理网络之密集、干部群众觉悟性之高与配合之好。我们的特色也就是优势,对此我们更坚定了信心和决心。我从小在武汉长大,北大毕业之后又在武大工作多年,武汉有我的亲属、同学、朋友,疫情危重期间,我时刻牵挂着他们,熟悉的环境变成一片冷寂,令人泪下,但更令人泪下的是各地驰援的医疗队,他们肩负使命,置生死于度外,发扬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逆行奋战在最前线。在中央的直接指挥和全国的支持下,英雄的城市武汉挺立不倒,如今又焕发了活力。疫情尚未终结,我们宅居,切实保障安全,把传染的风险降到最低,就是尽匹夫之责。多难兴邦,祝福我们的祖国!


——石定果

2020.04.24


这场疫情来得很突然,给我国造成了很大损失。在这场疫情行动中,我国政府不仅在国内及时地、全方位地采取应对措施,还及时地、积极地支援国际抗疫斗争,如:及时地向世卫组织报告疫情;主动向世卫组织捐款;为一些疫情严重的国家派专家,捐赠物资;积极生产抗疫物资,向他国供货。这充分体现了我党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和精神。

为防止疫情复发,我党和政府及时地,不断地提醒全国人民关注此事,并积极地、严格地采取了多种措施。

我们已寿登耄耋,属于易感人群。我们给国家做不了什么贡献,但至少不能给国家、社会添乱:

(1)多关心疫情的报道;

(2)出门一定要戴口罩;

(3)多在室内进行体育活动。  


——郭志良 郭玉萍

2020.4.25





▲向上滑动阅览

——黄振英、祝秉耀


新冠病毒是全人类的敌人,小小毒球扰乱了整个地球。人类的生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害,它们妄图在中国找到突破口,施展淫威。但在党中央正确且强有力的领导下,我们全国总动员,坚毅智慧的中国人民要打一个漂亮的阻击战、歼灭战。

我们的医学专家、医生、医务工作者们,他们面对危险美丽地逆行,义无反顾地冲到了抗疫的前线。为抢救人民的生命,他们废寝忘食,日夜奋战救治,救活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无论是90岁的老翁,还是百岁的老太,我们的国家都奋力抢救,不计代价,尽心尽力,这就是尊重生命,是人权最重要的体现。

我们的科研工作者也同样不辞辛劳、昼夜不停地研发药物和疫苗,为战胜疫情作出重要的贡献。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各个省市都竭尽全力去支援武汉,支援湖北。这充分反映了我们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核心优势。

在党的领导下,我们逐渐控制住了疫情,并且向着胜利进发。下一步将是如何复工复产,转危为机,去实现下一步的高速发展。

这次抗击疫情,既让我感动,也让我更加坚定了对党的领导,对中国未来发展的信心。我为是一个中国人、是一个中国共产党员而自豪。

如今我们正怀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帮助更多的国家去抗击疫情。相信我们一定可以取得成功,人类将有更美好的未来。加油中国。


——黄振英



新冠病毒汹汹袭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强有力的领导下,展开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全民抗疫大战。当病毒肆虐,武汉告急时刻,全国各地和解放军的优秀医护人员义无反顾地奔赴武汉和湖北各地援助抗疫。他们不顾劳苦,不顾自身的安危,以无比的仁爱之心,没日没夜地医治病患,抢救生命。他们的精神,他们的事迹,可歌可泣!

抗疫物资、生活急需物品,源源不断地运往湖北,“武汉加油”、“中国加油”的口号响彻神州大地。这样的气势,这样的力量,这样的众志成城,只有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才能做到。

防控措施部署,群起响应,坚决认真执行。这样的团结一致,这样的组织纪律性,只有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才能做到。

疫情席卷世界,尽自己所能,及时运送医疗物资、派遣专家团队到其他有需要的国家帮助抗疫。这样的国际主义精神,这样践行国际命运共同体精神,这样主张国际一致行动共同抗击疫情的实际表现,只有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才能做到。

这次世界性的灾难,充分彰显了我们社会制度的优越,而党是领导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

作为一名中国人,作为一名党员,我感到骄傲,感到自豪!

防疫抗疫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形势好转。有序恢复生产生活、抓紧落实扶贫脱贫政策的同时不能放松防控疫情。

我们一定能战胜这场来势汹汹的新冠病毒,取得抗疫战争的最终胜利!


——祝秉耀






▲向上滑动阅览

——周建华 屈阳、杨石泉


抗击新冠肺炎是一场见不到敌人没有硝烟的战争。白衣天使和奋战在一线的勇士们的事迹,我深受感动和鼓舞。做为一名退休党员从疫情开始就注重关心党中央和政府所采取的一系列重要方针、策略、措施;关注疫情发展,不信谣,不传谣,依法科学防范。响应各级党组织的防疫要求,认真遵守社区防疫规定。春节期间取消了家庭聚会和战友聚会的活动,宅家中,少出门。管好小家严防死守,协助子女管好孩子,不给组织添麻烦。积极参加抗疫捐款,在支部群中主动做好正能量的宣传,发挥党员的作用。

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和政府的领导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同心抗疫,抗疫阻击战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使我们更加坚信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核心,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深感做中国公民的自豪和骄傲。

目前疫情在全世界流行,抗击疫情的战斗仍未结束。我们仍需严防死守,夺取抗疫斗争的全面胜利!

——周建华 屈阳

2020.04.26



这次突然出现的“疫”灾,规模之大,前所未有,气势汹汹,危害极大。面对疫情,我们速战速决,这说明什么呢?

(1)说明我们党伟大,有魄力,威信力号召力强,决策正确,身体力行,果断迅速,战无不克。

(2)说明党总是把人民的利益安全放在第一位,前线苦战,后方安全。

(3)参战的所有医护人员都是英雄,党员是模范,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争先恐后,参加战斗,日夜奋战,可歌可泣。

我们这些老弱病残的人,总有一种惭愧之感,生活富足却无力为国分忧,为社会贡献,为人民服务,我想我们只有一个可为:保持革命精神,做好自己的工作,少为国家社会组织增加麻烦;管好自家儿孙,遵纪守法,多为社会做贡献,为国出力,支持他们参与公益。能做到这些,会心安一些。


——杨石泉

2020.04.25





▲向上滑动阅览

——邱萍、胡兰敏


此次新冠病毒疫情已持续了数月。疫情来势凶猛,初期,人们由于对病毒不了解,难免心中不知所措。随着防控知识的普及,各项防控措施一步一步到位,社区防控体系具体有效,我们的心踏实了。

那些日子里,在支部及时发布的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日报中,我们了解到离退休工作处和北语社区领导及员工们春节期间就投入了疫情防控工作,为社区的安全做出了贡献,也为我们做了榜样;从每天的电视新闻中看到,广大的一线医护人员,冒着被传染的危险,每天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在隔离病房里救治那些被感染的病人;从电视新闻中还看到,那些冒着风寒在街区防控、提供服务的志愿者,以及每天在路上奔波的快递小哥等等…

一桩桩,一件件,感动着我。那些白衣天使们,令我敬佩;那些不顾疫情风险、为国家为民众服务的人们的行动,牵动着我的心……

面对疫情,深感自己已处在高风险人群,能力有限。但作为党员,我想,只要从自身做起,也能为抗疫,为复工、复学做出应有的贡献。我积极学习防疫知识,积极参加支部的抗疫捐款。疫情期间,我参与了国际教育管理处一项新的工作任务,利用自己住校内的便利条件,入校值班、对接工作、接待上级部门考察,减少了其他家住校外的同事乘坐公共交通来校工作的路途感染风险,我们严格按照校园防控要求操作,达到既完成工作,又使风险降到最低的目的。

以我们了解到的信息,预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都要按照防疫要求,调整我们的生活。在此,与大家分享我学习的防疫知识:

勤洗手,讲卫生;调节饮食,增强免疫力;多喝水,适度活动;保持充足的睡眠、生活有规律;出门戴口罩,按电梯健使用工具;不串门,不聚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对别人负责,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我深知,做好了这些,也就是对国家的贡献。

我坚信,有党的领导,有政府的各项有效措施,这一切终将过去,期待我们早日战胜病毒,回归以往正常的生活。让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同心协力,度过难关,战胜疫情!


——邱萍

2020.04.28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袭击了全球,在这场绝无前例的疫情面前,各个国家都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党中央领导下,迅速地采取了隔离病毒传播这一最原始有效的方法,把病毒扼制在了最小范围内。

面对疫情,医务工作者冒着危险迎难而上拼尽全力地工作;科研团队夜以继日地研究;志愿者积极忘我地奉献;人民军队接二连三奔赴前线;群众自觉地居家减少外出。全国人民空前团结,众志成城,我们很快就控制了疫情的快速传播,向世界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我们个人就要响应党的号召:尽量少出门,出门就要戴口罩。这是我们应该做到的。

艰难打不垮中国人民,我们只会更加坚强。

同舟共济,共克时难。

 

——胡兰敏

2020.04.29





▲向上滑动阅览

——陈世龙 王开玉


中国武汉是新冠病疫首先被诊断的地方,也是首先控制病疫发展的地方,党中央非常重视人民的生命安全,病疫发生后做出英明决定,发动全国人民打歼灭新冠病疫的围攻战。首先在全国各医院、军医院选派两万多名医务人员支援武汉,并迅速组织供应大量医疗物资以保证他们的生命安全,在政治和生活上关心他们。其次投入大量资金研制治疗新冠肺炎的新药。同时病人体检治疗的全部费用由国家买单,让病人无后顾之忧,在医务人员的精心治疗下,成效显著。在较短的两个月时间内,病疫已得到有效控制,各行业生产逐步恢复,社会安定,人民生活幸福。


——陈世龙 王开玉

2020.04.02


编辑 | 毛睿

审核 | 邹蕾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2012 北京语言大学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15号  邮政编码:100083
网站建设:信息化办公室 | 内容维护:离退休工作处

您是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