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党史天天读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和《敌后游击战争的发展和百团大战》。
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

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后,进行了长达6周骇人听闻的血腥大屠杀,中国平民和解除武装的军人被枪杀,焚烧,活埋以及用其他方法残忍杀害者,达30万人以上。无数妇女遭到蹂躏残害,无数儿童死于非命,1/3建筑遭到毁坏,大量财物遭到掠夺,昔日繁华的古都成了人间地狱,侵华日军一手制造的这一灭绝人性的大屠杀惨案,是骇人听闻的反人类罪行,是人类历史上十分黑暗的一页,面对极其野蛮,极其残暴的日军侵略者,具有伟大爱国主义精神的中国人民没有屈服,而是凝聚起了同侵略者血战到底的空前斗志,坚定了抗日救国的必胜信念。
八路军到达山西抗日前线后,即取得平型关战斗重大胜利。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主力在平型关伏击日军,首战告捷,一举歼灭日军1000余人,击毁日军汽车100余辆,缴获一批辎重和武器。接着八路军三个师又配合国民党军队进行忻口战役,相继取得雁门关伏击战,夜袭阳明堡日军机场等胜利。忻口战役,历时二十余天,是华北战场上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一次战役,也是国共合作抗日配合的较好的一次战役。
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振奋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望,使许多人由此相信,共产党不但坚决抗日,并且是有能力战胜敌人的。朱德在家书中写到:此战使全线士气为之一壮,如各军都同我们一样,那就不能打退敌人和消灭敌人,在深入敌人后方以后,八路军应该怎样作战,怎样打击敌人党确定了基本的是游击战。
敌后游击战争的发展和百团大战


从1938年冬到1940年的两年多时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牵制和抗击了大量侵华日军,人民抗日力量在战斗中成长壮大起来。到1940年底,共产党领导的武装部队发展到50万人。还有大量地方武装和民兵在华北、华中、华南创建了16块抗日民主根据地,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着日益重大的作用。多位国际友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参加艰苦的敌后抗战,他们中有加拿大共产党员诺尔曼·白求恩,德国医学博士汉斯·米勒,美国医学博士马海德,印度医生柯棣华等。1939年11月,在晋察冀军民反“扫荡”作战中,白求恩大夫在抢救八路军伤员时不幸感染中毒,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生命。12月,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号召学习白求恩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在敌后战场上,随着人民武装和抗日根据地的迅速发展,也由于当时中国出现了空前的投降危险与抗战困难,1940年8月至翌年1月,八路军总部在华北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对日军的进攻。8月20日夜,参战部队、游击队、民兵同时发起进攻。随着战役的展开,陆续参战的部队达到105个团20余万人,这就是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全民族抗战以来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带战略性进攻的战役。至1940年12月初,敌后军民共作战1824次。毙伤日、伪军2.5万余人,俘日军281人、伪军一点八万余人,破坏铁路470余公里,公路1500余公里,摧毁大量敌碉堡和据点,缴获大批枪炮和军用物资。
百团大战给日军的“囚笼政策”以沉重打击,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在抗日局面比较低沉时振奋了全国人民的信心。百年风雨同舟共济,千载华夏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