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退休工作处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首页 机构设置 政策法规 党建工作 关工委 霜叶园地 北语社区 文化生活 银龄风采 服务之窗
 
党员风采
机构设置
支部生活
总支动态
学习园地
上级文件
党员风采
 
首页 >> 党建工作 >> 党员风采 >> 正文
党员风采  
(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与党同呼吸、共命运”征文选登)--让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永传扬
发布日期:2021-04-21 浏览次数: 字号:[ ]

让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永传扬

刘国桐

图片

 我现在九十多岁了,十七岁参军,十九岁入党,如今已有七十多年的党龄了,见证了我们党和国家的发展之路。明年就是党一百周年的生日了,回看人生几十年,战争年代我们党和同时期的其他党员对我的影响非常大。我想通过回忆太原战役和抗美援朝战争中他们以及我自己的一些故事,把共产党员不畏困难、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精神传递给年轻一代的党员们。

 我刚参军的时候在中国解放军华北野战军202师604团特殊任务连当通讯员。当时国民党将太原封城,人民群众被困在城里。1949年3月底解放军各部队在太原城外集结待命,准备解救城内百姓。4月底战斗打响,因为太原城墙碉堡遍布枪眼,大部队难以全面发起进攻,团首长即刻下达任务,从团里八个党员里选六位提前出发为大部队炸毁碉堡,扫清障碍。现在想想那是关乎生死的事,犹豫退缩再正常不过了,但那几位党员毫无迟疑,争先报名,有两位没选上还跟连长“吵架”,说“为什么不让我去,连长你选人有偏向”。这就是战争年代的党员啊!最后六个人分三组,先后在冲锋前夜利用地形、地物来掩护他们开始行动,成功炸掉敌方多个碉堡,但那六位党员同志却永远倒在了战场上,这件事令我终生难忘。他们明知道有牺牲的可能,仍然冲锋在前、奋不顾身,这种勇敢无畏的精神让当时年纪还很小的我深受触动。

 这说明什么呢?说明中国共产党自始至终都代表着无产阶级的利益,解放军是人民的军队,在党的领导下为人民大众求解放、谋幸福。另一方面解放军浴血奋战时,老百姓也主动给予了最大的支持,抬担架,送公粮,不管是前方还是后方,军民都是一家人。

 到50年代,解放战争还未结束,我们又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国解放军在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穿着棉衣戴着毡帽,克服种种困难,凭着土枪土炮顽强作战。毛主席还将自己的儿子毛岸英派往战争前线,最终战争取得了胜利,但他的儿子却倒在了异国他乡的土地上。为什么要专门提这个事情呢?因为这就能看出我们党的领导人在面对“大家”与“小家”之时,一直站在人民这边。为什么要怀念毛主席、为什么要时刻想着党,正是因为他们的无私奉献让我们度过了吃不饱穿不暖的艰苦时期,让过去我们这些“穷孩子”如今有了这么幸福的生活,让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实现“强起来”。

 现在年纪大了,我回忆着战争年代的这些经历,想把那个年代共产党员如何发挥着自己的作用讲给更多的人。当时的这些经历和故事告诉我,共产党就是灯塔,给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前辈们的英勇事迹让我明白了作为党员的责任与义务——时刻想着人民,在关键时刻发挥模范作用。现在党和国家对我们各方面的关照也让我们很温暖很感动,我们有责任将党的精神传承下去,与党“同呼吸、共命运”。



(作者是我校离休干部、抗美援朝老战士)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2012 北京语言大学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15号  邮政编码:100083
网站建设:信息化办公室 | 内容维护:离退休工作处

您是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