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退休工作处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首页 机构设置 政策法规 党建工作 关工委 霜叶园地 北语社区 文化生活 银龄风采 服务之窗
 
文化活动
健康养生
社团管理
文化讲坛
文化活动
 
首页 >> 文化生活 >> 文化活动 >> 正文
文化活动  
人间重晚晴——晚晴诗社成立大会纪要
发布日期:2012-12-20 浏览次数: 字号:[ ]

  人生的基本问题,是如何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之间保持平衡。人不仅要有现实的物质世界,还应该有理想的精神世界,要有雅文化,要有诗。一个没有诗的生存环境,是灰色的,不能使人感到幸福。中国历来是诗的国度,历经几千年而不衰的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瑰宝中的明珠,在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亟待传承和发扬。出于对以上问题的思考和学习中国古典诗词的强烈愿望,在我校两三位老教授的倡议下,经过长期酝酿和准备,2012年717日下午三点,在离退休活动中心电脑室召开了晚晴诗社成立大会。20多名离退休教师、青年学子和离退休工作处的领导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由常敬宇同志主持,刘杰同志宣读了《晚晴诗社简章》草案,王恩保同志介绍了晚晴诗社成立的背景和筹备的经过,随后又讲解了李商隐五言律诗《晚晴》的含义。校离退休工作处齐沛处长在发言中祝贺晚晴诗社成立,并强调了成立由老教授们为主的晚晴诗社的作用和意义,表示今后将全力支持诗社的工作。在随后的自由发言中,李郁章、李爽秋、陆增璞、郑春苗、吴林祥、孙钧政、张占一、卢晓逸、陈灼、王世生等老教师们争相发言,兴高采烈地畅谈了对开展诗词活动的想法和对诗社今后工作的建议,一致表示要通过成立诗社和开展诗词创作、交流等活动,抵制当前精神文化领域中的“三俗”,提高退休生活的文化品位,提高雅文化的比重,在保证健康,愉悦身心,力所能及的条件下为继承和振兴优秀的中华文化遗产贡献绵薄之力。在发言中,有些老同志还提出,希望随着晚晴诗社的发展壮大,能进一步成为老教授老教师们研讨学术,沟通思想,交流人生感悟,畅叙晚年情怀的渠道和平台。

  大家对诗社的成立表现了极大的热情,对诗社今后的发展纷纷寄予厚望,特别令人感动的是,年过八旬的李爽秋先生,主动地更改了自己已经预约好的看牙时间表,坚持准时到会;原党委书记吴林祥同志上午十一点刚出差回家,接到通知后,下午三点准时赶到会场,并在会上转达了北京市有关落实中央“文化战略”,弘扬传统文化的会议精神。老同志们以身作则的积极态度赢得了与会者的钦佩。我校青年学生诗歌社团—栖迟诗社也派代表参加了会议并表示了热情的祝贺。最后,大会一致通过了“晚晴诗社简章”,并选举刘杰为诗社社长,王恩保、常敬宇为副社长。吉林省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于濯非先生特意写了一首律诗祝贺晚晴诗社成立。

  晚晴诗社由具有一定的古典诗词基础和爱好古典诗词写作的老同志组成。其宗旨是继承和发扬中华古典诗词传统文化,普及诗词知识,学习吟诵技巧,进行诗词创作,增进诗艺交流,研究诗词艺术,并通过诗词创作与欣赏,抒发心志,陶冶情操,丰富晚年的精神文化生活,为促进校园的精神文化建设做出贡献。

  最后,全体与会成员合影留念。在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后,顺利闭幕。

  会后,新选出的领导班子研究了2012年下半年的诗社活动计划。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2012 北京语言大学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15号  邮政编码:100083
网站建设:信息化办公室 | 内容维护:离退休工作处

您是第   位访问者